行业资讯
2017-07-04 市政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怎么划分
BBIN宝盈建筑规划建设有限公司小编分析,市政工程设计资质,包括行业资质和专业资质。取得市政工程设计资质的企业,在市场上更有信服力,最重要的是有资格承接业务。对于设计单位而言,资质证书是其生存的命脉,是企业经营的保障。为了加强对不同类型设...
阅读全文2017-07-04 中国的生态化城市设计之路
在城市规划中还要贯彻“设计结合自然”的思想,尊重自然,将保护现有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作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自然景观有其自身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与之相适应,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
阅读全文2017-05-27 “消费主义”:资本的文化逻辑
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社会整体物质生活的巨大改善,不断促成了广大民众在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迅速变更,进而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在文化层面上的精神分化与重组。 以经济为中心既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社会政治纲领,同时,在现实活动层面上,它也是中国大众的具体...
阅读全文2017-05-27 顺利获得商品符号确定社会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日益摆脱短缺经济,城市居民已逐渐步入了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言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一切商品不仅具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还具有符号价值,即后来他所说的象征价值。所有的人都可:顺利获得商品符...
阅读全文2017-05-27 市民社会的兴起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导致城市设计面临的一系列危机,使得维护与增进建设环境的公共价值目标在实践运作中时常难以为继。抱有理想的实践者往往是在政治权力与资本势力的夹缝中试图获取一些有利资源来支撑社会理想。 城市设计实践还如何能够发挥应然的实效作用?这...
阅读全文2017-05-27 多元化的社会权利塑造
社会权益的分化、社会资源的分散以及社会组织的日趋多元都为多元化的社会权利塑造奠定了基础,第三部门( NGOs)的开展、企业的资助和市民自治意识是社区组织( CBOs)形成的条件。鉴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在现有的行政派出组织居民委员会的基础上建构...
阅读全文2017-05-26 权力的转移与社会关系的转变
郑杭生、李强等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和社会现代化是并重的,几乎是同义的。因此,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是现代化的社会转型,包括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这两个方面的转变有助于了包括社...
阅读全文2017-05-26 两极化社会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中开始形成一个支配着政治经济权力和资源的强势精英群。孙立平认为总体性精英阶层的出现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垄断型地位标志着两极化社会的形成。 从20世纪97年代中期知识界开始出现一部分人加入到政治与经济精英群体,扩大了这个...
阅读全文2017-05-26 冲突化的社会利益格局
伴随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变的一个明显结果是当代中国社会日趋多元化、个体化的复杂利益格局。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质是多元社会群体处于社会利益格局中的不同位置,包括社会地位和经济基...
阅读全文2017-05-26 城市开发与社会其他利益的矛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的精英集团阶层(联盟)在其巩固、维护阶层各方面利益的同时,尤其在城市开发建设领域与社会其他利益阶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表现为旧城改造与圈地运动等造城运动中的一系列拆迁和土地占用矛盾。近年来,城市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
阅读全文2017-05-25 社会转型下的城市设计危机与契机
对价值理性缺席致使本土城市设计目标异化的现代性批判,不能回避产生这一问题的特殊中国社会语境。 事实上,本土城市设计实践无法摆脱现代性的运行轨迹,有其所处社会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这是由中国当前社会开展阶段决定的,社会实践无法...
阅读全文2017-05-25 对当代城市设计的反思
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开展路径有其社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批判地指出,中国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开展在现代化思想框架的支配下,至少导致两个结果(它们实际上也构成了本土城市设计在这个时代的基本取向): 其一,本土城市设计理论...
阅读全文2017-05-25 城市设计现代化的作用
当代中国已全面纳入市场化的全球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也对城市建设领域以及学院知识生产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这是现代性的作用。中国近十多年来城市设计实践内容、方法、目标的总体演变验证了这一点;而理论研究的有助于一方面是学科自身开展的累积结果,另一方面也...
阅读全文2017-05-25 城市设计日渐趋于国际化
21世纪初本土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持续升温,尽管这一时期的理论探讨摆脱了沉湎于经典理论的研究,开始转向城市设计实施与城市设计管理的实务方面,但由于现在中国城市仍未形成城市设计制度化,公共政策取向的城市设计研究虽有前瞻性,但仍不免感觉基础空虚。...
阅读全文2017-05-24 西方城市设计论述的移植
所谓中国城市设计的本土化历程,即指自20世纪80年代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引入和酝酿,建设部派出访问学者留美学习,清华、同济与美国主流院校召开学术研讨与联合教学,这一时期集中表现为向西方学习。 整个20世纪80年代国家仍未脱离计划体制的轨迹,但...
阅读全文